市县动态

落实“硬责任”拿出“硬措施”建立“硬机制”——资阳市供销社全面抓实安全生产工作

  • 时间:2020-01-21

  • 浏览:535

  • 来源:

  • 作者:

  • 字号:
  • 打印

  • 分享:

2019年以来,市供销社围绕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安排部署,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供销系统全年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为供销社综合改革和为农服务提供了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安全生产“硬责任”。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构建起责任人人担、监督人人管、工作人人推的良好格局。一是层层落实责任。及时调整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落实业务科负责日常工作,明确专人抓管。建立领导班子成员包联县(区)安全生产工作制度,督导县(区)社健全组织机构,落实行业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和基层社、社有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构建了上下联动、一体推进的工作格局。二是精心安排部署。将安全生产工作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落实、同检查,全年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8次。先后制发2019年安全生产工作意见、关于做好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等工作文件16份,把安全生产工作贯穿于供销改革发展的全过程。三是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党组会、职工会等方式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及时传达国、省、市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警示案例,以案明鉴强化风险意识,举一反三守住安全底线。深入企业、社区、街头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开展政策咨询150人次,切实增强防风险、查隐患、抓整改、保安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从严排查隐患,落实隐患整治“硬措施”。将敏感时期和敏感领域作为重中之重,严查严控推动安全生产落地落实。一是聚焦重点领域深入排查隐患。紧盯烟花爆竹经营单位、人员聚集场所、危险化学品和危旧房,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亲自率队深入一线检查安全生产10次,全年开展安全生产检查27次,检查社有企业264家次,排查隐患157个,累计投入资金48.2万元推动安全隐患全部整改到位。二是从严从实开展隐患整治。对排查的隐患实行定人员、定责任、定措施、定时限,采取“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的方式,现场交办、立行立改,对隐患整治不作为慢作为、降标准打折扣搞变通的严肃处理,督促乐至县社依法依规限期处置磷化公司封存的危化品,有效杜绝了危险化学品安全隐患,全年供销系统实现了安全生产“零事故”。三是锁定重点时段严格值班值守。在汛期、节假日等重点时段落实领导值班值守制度,对7月—8月市供合农产品公司租赁省棉麻公司的资中00二信箱转运仓库屋顶损毁和家属宿舍堡坎垮塌等安全隐患,第一时间组建专班现场勘查、应急处置,投入2.8万元消除安全隐患,并将整改情况通报省棉麻公司,抄送当地党委政府。

三、坚持闭环管理,建立安全生产“硬机制”。一是推行隐患等级“四色管理”。深入分析行业安全生产的规律、特点和趋势,按照“红、橙、黄、蓝”4类标准安全隐患进行分类定级,锁定乐至县磷化公司遗存危化品、市供合公司堡坎滑坡等隐患,同步建立电子台账,实现精准管控。二是试点重点企业“三张清单”。强化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和经营户安全生产防控措施,在雁江区供销社日杂品工业公司、安岳县日杂品公司试点运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安全生产岗位责任、日常安全检查“三张清单”,推动各类责任主体照单履责、按单办事,形成了工作合力。三是强化安全风险“差异管控”。按照“分区域、分级别、网格化”原则,全面推广安全风险差异化动态管理,明确落实每一处安全风险和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监管责任,构建起从排查评估到治理销账的闭合链条。针对市供合农产品公司、乐至县磷化公司风险等级较高的情况,建立预警机制,实行岗位责任分级管控,提升了安全生产工作质效。